News

新闻中心

“定制办”专啃审批“硬骨头”

2025-01-08 17:49:5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号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创新实施政务服务“定制办”新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而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自“定制办”服务模式实施以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已提供了568件次的“个性化”咨询解答服务;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总计391场次的业务指导和上门服务;针对470户经营主体,量身定制了惠企“一件事”服务方案,有效促进了企业办事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效能

  “我们紧盯有‘批量’‘集中’业务办理需求的分支机构、连锁门店等需要‘快进并联’审批的项目,以及有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涉及诉讼或纠纷、法定材料不齐全等特殊情形的服务群体,拟定了涵盖商事经贸、社会事务、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领域的‘99+N’项‘高频高需+特事特办’事项清单,确保服务内容全面覆盖、精准对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商事科科长王娅说。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立足新区实际,结合前期积累的经验,从聚焦高频高需与特殊需求、畅通需求反馈渠道、构建闭环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党组拟单-党员干部接单-党支部派单-先锋队伍送单-企业群众评单”的五步工作法,以定制事项流转单串联各环责任,实现了服务流程的规范化、透明化、可追溯与可再现,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向更加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提供现场审批

  缩短服务距离

  近日,新区一家大白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因为发展需要,需办理111名成员退社,并将116名成员变更为5名成员,登记涉及签字和实名认证的人员众多,而且有些成员已经过世,登记材料的梳理、准备和实名认证是个大难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了解情况后启动了“定制办”程序,安排先锋队员专人对接,提前辅导、帮办,主动上门为专业合作社成员提供实名认证指导和现场审批服务。

  深入一线为企业群众面对面提供业务指导、现场审批和政策咨询,极大地缩短了服务距离,让政务服务更加人性化、接地气。这正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创新的“走出去”政务服务新模式的生动写照。

  此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窗,针对不适合上门服务的事项,由专窗专员负责集中审批,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专属服务,全程跟踪高效办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一次办好”。

  探索多跨协同

  提供定制服务

  在新一轮政务服务改革浪潮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全环节全流程,以综合集成和业务融合为关键牵引,通过跨科室、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跨单一需求,实现从点到面、从部门分割到整体协同,开展个性化、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的惠企政策宣传、课程培训答疑、帮办代办、证照审批等优质衍生服务,助推“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扩面增效。

  在武夷山农贸市场设立“临时窗口”,帮助200多个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及新办等业务;组建“春天之星证照送单小队”,帮助青岛春天之星医药连锁有限公司200余家分支机构办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以及100余家分支机构办理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核发和变更业务;安排“定制办”先锋队员对接省畜牧总站,全方位指导帮助新区企业申办梅花鹿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

  随着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升级,新区的政务服务愈加便捷、高效。下一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聚焦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量身定制”个性化、高效化、集成化的惠企增值服务模式,将“多窗跑”“逐个办”优化为“一站式”“打包办”,节省企业办事时间,提升办理效率,助力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陈蔚 通讯员 王孜祎)

搜索